<<上一篇| 回目錄 |下一篇>>

閃閃動人

淺談生物發光物質

當「人間四月天」漸成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時,螢火蟲出遊的季節也悄悄來臨,螢火蟲是如何發出點點閃光的呢?除了螢火蟲之外,是不是也有其他生物體會發出閃光呢?這些使得生物體能夠發光的化學物質「長」得什麼模樣、又是怎樣「生」出閃光的呢?且看下文分解。

一、常識篇

發光素與發光[酉每]

發光素,英文 luciferin,泛指生物體的發光物質;發光[酉每] ,英文 luciferase,泛指生物體內催化發光反應的酵素,其中[酉每]是一個電腦上不存在的字,音同「梅」,意同「酵素」,在此暫用這種方式表達。

下圖列出數種發光素的化學結構。發光[酉每]分子不在本站討論範圍內。

有沒有發現,它們「長」得很不一樣,至少構成的元素就有差,有的只有碳氫氧 (C,H,O),有的還多了氮 (N),螢火蟲的發光素更多了硫 (S)!唯一相同的是,它們都是發光素。

得自不同生物體,具有不同化學結構,但都被稱為「發光素」,區別的方式是把生物名加在「發光素」三個字之前,如螢火蟲發光素,Cypridina發光素,Latia發光素。

發光原理

簡單來說,生物發光現象是發光素發光[酉每]的催化下進行氧化反應所產生,如下所示:

 

結論

生物發光現象不限於螢火蟲,其他如細菌、蚯蚓、海洋生物也有類似現象,發光原理大致相同,都是生物體內的發光素在酵素催化之下發生氧化反應。

二、知識篇

背景

為什麼發光素的英文是 luciferin?Lucifer不是撒旦的名字嗎?根據第二篇參考文獻的說法,這個問題得問Dubois,他是這方面研究的開山始祖,發表論文的年代早在百年以前! (Dubois, R. Note sur la Physiologie des Pyrophores. Compt. Rend. Soc. Biol. 1885, 37, 559.)。

生物發光的現象蠻普遍的,陸地上、海洋裡都有,昆蟲、魚類、細菌、甲殼類動物、貝類均有發現,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應屬螢火蟲了。

然而光是螢火蟲的發光現象就有很多不同的「版本」,它們具有一或多個發光器,不同品種發不同的光,甚至同一品種的不同個體,乃至同一個體的不同發光器,都可能發出不一樣的閃光,光的顏色從紅到綠都有,發光的目的多半是為了求偶,且有特定的模式。

不同於螢火蟲,一種名為 Cypridina hilgendorfii 的甲殼類動物是在體外產生發光現象,當受到外界刺激時,它會從兩個不同的腺體同時釋出不同的微粒,在水中溶解混合之後,發出燦爛的藍光。

Latia neritoides 是在紐西蘭發現的一種淡水貝類,受外界刺激時分泌出閃亮的黏液。

這些發光現象不僅吸引民眾的目光,也讓科學家們想要一探究竟,這兒所要介紹的是其中的化學部份,即產生發光現象的化學物質。

取得

發光物質究竟是何物?經過搜集材料,萃取,分離,純化,鑑定等步驟,結果如圖一所示,看起來好像沒什麼,其實困難重重。首先,螢火蟲體積有多大?要有多少數量才能從中獲取足量發光素,多到可以定出化學結構?

此外,這些生物都含有保護作用的脂溶性物質,它們對生物很重要,卻不是分離的目的物,必須有效地去除,且不影響到發光素。發光素容易氧化,要用氣體與空氣隔絕,整個實驗要求快速,以免發光素在實驗過程變質。

500克完全乾燥的 Cypridina hilgendorfii 磨碎後以索氏裝置(Soxhlet)萃取,先用苯在減壓狀態 (約 80 mmHg)下迴流 50 小時脫脂,再用甲醇萃取,同時整個裝置需充滿氫氣以防發光物質氧化變質,接下來還是一連串的萃取、加酸處理、管柱分離、再結晶純化…最後僅得到3毫克橘紅色晶體狀沈澱物,即Cypridina發光素。

改良的處理方式以冷凍乾燥法處理,可以自溼重 1公斤的材料得到20毫克發光素結晶。

螢火蟲發光素是從15,000隻蟲體分離得到 9毫克結晶,另一份報導則從12,000隻蟲體分得 5.5毫克發光素。二者材料不同,是不同的螢火蟲,得到的卻是相同的發光素。

對於研究材料的處理,包括乾燥方式(日曬或冷涷)、萃取程序、管柱分離等,都和最終結果息息相關,此階段看似簡單,卻攸關成敗,正如一份人人會做的菜單,即使用相同的素材,但專業廚師和一般人處理的手法及做出的菜肴就是有天壤之別。

研究發光素有點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化合物的安定性,它們都可能在處理過程就氧化變質,故宜用低溫乾燥法,並用氣體隔開空氣中的氧,處理過程更要迅速確實、速戰速決。

不同的螢火蟲發出不同的光,卻有相同的發光素,研究發現,Photuris, Pyrophorus, Diphotus, Lecontae, Luciola 五個不同屬的螢火蟲都含有同一種發光素,結構如圖一所示,那為何會有不同的發光現象呢?

原因出在發光[酉每],不同個體有不同的發光[酉每],導致不同的發光現象。從Photinus pyralis 得到的發光[酉每]的分子量在50,000以上,在此不妨想想,發光素的分子量不到1000,想定出其化學結構已屬勉強,而這些酵素分子比發光素大上數十倍,其困難度可想而知,且這些高分子量的生化分子已超出本站討論的範圍,所以就此打住 。

螢火蟲似乎只有一種發光素,幾種不同海洋生物也有各自不同的發光素,但巧合的是含有相同的「部份結構」(partial structure),如圖二所示:

Cypridina是一種甲殼類動物,Aequorea是一種水母,Watasenia是一種烏賊,它們的發光素各不相同,但中心部份都是圖二所示的結構,不同的在於R1,R2,R3部份,

理論

發光現象是如何地進行呢?如何研究這個課題呢?從一萬多隻螢火蟲所分離得到的發光素不到十毫克,這樣的量用來定結構可以,要進行發光實驗可能就不夠了,且如何知道生物體內的環境及條件?

化學家使用化學發光(chemiluminescence)的方式來研究生物發光(bioluminescence)機制,以化學合成方式製作與發光素相同或類似結構的化合物,測其光化學反應及動力學的種種數據,推演出生物發光的詳細步驟。

圖三所示為Cypridina發光素的發光反應機制,圖中展示氧是如何接上發光素分子,二氧化碳如何脫離、光如何發出,及最終產物為何,其正確性仍待證實,唯有透過對發光[酉每]的深入研究,方有更進一步確認的可能。

參考文獻

  1. Goto, T.; Inoue, S. Bioluminescent Substances in Advances in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--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Natori, N.; Ikekawa, N.; Suzuki (eds.), Kodansha: Tokyo, 1981, pp525-536.
  2. Cormier, M. J.; Wampler, J. E.; Hori, K Bioluminescence: Chemical Aspects in 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 Springer-Verlag: Vienna, 1973, 30, pp1-60.

2000, 8, 1.

<<上一篇| 回目錄 |下一篇>>